刘云涛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药农杨国清(中)与儿子杨保群、孙子杨东生一起研究草药。
位于确山县竹沟镇的丹参种植基地。
工人正在打包药草。
“中国药谷”建设是市委、市*府“一号工程”,对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驻马店建设“中国药谷”的优势有哪些?亮点在哪里?“中国药谷”如何建、进展如何?
今日起,本报开设《“中国药谷”建设进行时》栏目,记者将深入一线,走进医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养老健康企业、药材种植基地以及有关部门,采访报道“中国药谷”建设的举措、成效及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等,与广大读者一起感受“中国药谷”开局起步、奋力崛起的生机与力量。
文/图全媒体记者郭建光
1月20日,恰逢大寒节气。在位于确山县竹沟镇的确山县坤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一阵“突突突”的响声过后,一辆装满夏枯球的小货车停在院内。司机王大友是石滚河镇聂庄村民,他去年种了20亩夏枯草。
“因为长期在外地打工,直到几天前回来,才顾上捯饬这些。车上有公斤夏枯球,可把我们全家人累坏了。我的夏枯球质量杠杠的。”王大友说。
负责抽检的工人仔细查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嗯嗯,真不孬。”
该公司的仓库里,蝉蜕、桑白皮、葛根、地锦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百蕊草、半枝莲、野菊花应有尽有,满地散落的丝瓜络正被工人挑拣后打包运走,成捆的芦苇秆也码放整齐,许多常见的“草”在这里都是能够换钱的商品。
“我们这儿漫山遍野都是草药。紫苏、青蒿、金银花、商陆,说也说不完。同时,另一端连接着全国各地的各大药厂,仅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就超过万元。”坤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保群告诉记者,仅他们公司一家,每年向外出售的药材就有80多种。
杨保群在父亲杨国清的影响下,接过接力棒,在药草行业摸爬滚打,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儿子杨东生也已加入这个行业,祖孙三代延续着“草药情”。
锲而不舍驯化鹅不食草带来商机
“你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鹅不食草。它是治疗鼻炎药物的主要原料,市场上的需求量非常大。”杨保群告诉记者,鹅不食草曾经是只能在野外条件下生存的草药,面对越来越稀缺的野生鹅不食草,10年前即使厂家提出很高的收购价格,可还是一草难求。当时,广东佛山的中国中药——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同样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却一草难求的局面。
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刘木良拉着皮箱来到杨保群家。他是受雇于药厂前来实验种植鹅不食草的。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在此之前,多家药厂已在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进行过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药草驯化的艰难可见一斑。
“鹅不食草独根独苗,根系不发达,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在湖泊河流沿岸潮湿的土地生长。因此面对满山寻药的村民来说,这些价格昂贵的小草是越挖越少,越少越挖,即将陷入资源枯竭的局面。”杨保群的儿子杨东生毕业于医科大学,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跟随刘木良下地种药草的场景。
刘木良告诉记者,他于年至年到确山开展鹅不食草野生品种驯化工作,从这株药草的播种到收获,甚至如何防治病虫害都记录在案。他们在塑料大棚内多次试种,终于看到满棚鹅*的嫩芽,大家欣喜不已。可是从大棚迁移到大田,还面临许许多多的技术难题。
“刘木良是南方人,我特意安排家人做些适合他口味的饭菜。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终于实验成功。”看着大田里绿茵茵的鹅不食草,包括杨保群、刘木良在内的一群人欣喜若狂。
谁也想不到,这里出产的这种气味芳香的中草药即将占据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份额,同时也给越来越多的药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勇立潮头头脑风暴带来产业革命
在坤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展览室内,一种名为“百蕊草”的药草静静地等待着全国各地的药材收购商。等它们摇身变成“百蕊胶囊”,价值也随之翻番。而我们不知道的是,1公斤这样的药草收购价竟然达到元钱。“简直贵得离谱。”杨保群刚接触这种药草时也是连连咋舌。杨保群说,有了驯化鹅不食草的成功经验,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将这种药材驯化。他已经迫不及待,等驯化成功,这种药草就不会奇货可居了。
“全国各大院校的专家都在研究如何驯化它,可是频频遭遇瓶颈,等它长到一寸长的时候就会自然死亡,直到今天这一难题还没有人攻克。要知道这背后是几亿元的产业,一旦能够大田种植,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百姓。我们都盼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据杨保群介绍,之所以没能攻克种植难题,依据他从事药材种植几十年的经验,有可能是百蕊草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宿主那里汲取部分营养,类似莵丝,不过这些都是猜想。正因为百蕊草为野生药材,产量较低,人工采摘的成本较高,导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我对草药有着近乎痴迷的感情。正因为草药神奇的治病效果,才会有巨大的社会需求。我们要把药材做好,并掌握一定的定价权,从而避免一窝蜂式的恶性竞争。只有良性发展才有中草药产业的巨大后劲。”他说。
订单种植紧跟市场避免“药”贱伤农
因为在与药厂打交道的过程中屡屡出现量多压价、“药”贱伤农,进而影响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所以杨保群想到了订单式种植。每年需要多少鹅不食草和夏枯草,他就主动找农户签订合同,在种植过程中包括种子化肥管理都会补贴和跟踪。
确山县竹沟镇堰塘庄村的张国田是坤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订单农业产业链上的一个药农。去年他种了3亩夏枯草,一亩地纯收入元。农闲时他到公司打零工,一年下来仅从该公司拿到的工钱就有6万多元。在长年被控制在9摄氏度以下的冷库中,码放着杨保群的宝贝疙瘩:30吨野生菊花、15吨野生百蕊草,空气中飘散着迷迭香气味,从里面走一遭宛如来了一场药草香薰SPA。
有眼光,有胆量,有谋略,有气魄。这是药材行业一些同行对杨保群的评价。
在82岁的杨国清家的院落里,麦冬依旧青翠欲滴,紫花地丁、垂盆草、百合、瞿麦、淫羊藿、贝母、金雀根、*精……一簇簇一盆盆,杨国清如数家珍。
这位终其一生都在奔波寻找道地药草的老人,多年前在江西了解到白花蛇舌草巨大的经济价值,于是决定回乡种植,结果一炮而红,许多农户加入种植白花蛇舌草的行列。
如今,全国最大的白花蛇舌草种植基地就在确山,带富了一大批山区百姓。杨国清、杨保群和杨东生祖孙三代对药材了然于胸,与药材打交道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使命。
“‘中国药谷’建设是市委、市*府的‘一号工程’,我们干劲儿十足,也盼望着借着这股春风,能够精深加工这些草药,真正让更大的效益落地生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杨保群说。在仓库里,杨保群和工人一起切药、打包、装包。在他的心底,有着更大的梦想。
记者在公司院内看到,一辆大货车即将出发,驶向广州中国中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