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荒乱本草紫花地丁乡村田小园 [复制链接]

1#
家乡的老屋院子里荒草萋萋,杂草丛生,很多别人家的老屋都已经陷落,而你还在,感谢野草,仿佛是因为有了你的坚守,才让这些年历经风晒雨蚀的庭院没有坍塌。我试图拍下院子里的每一种植物,可突然间,却有一种陷入清寂寥落的感伤之中,看着眼前无缝不入的野草,落地生根,竟然生长得如此茁壮高大,我心深处顿觉野草一般蛮荒。墙根下的牛筋草,庭院中的小飞蓬、马齿苋、野艾蒿、附地菜、蒲公英……,这些无人欣赏的杂草,我却欣赏你们倔强的执着。在众多的野草中,唯有墙角边的哪株犁头草吸引了我的眼目。开着一簇簇紫色的、拇指般大小的花朵,叶子的边缘具有规则明显的锯齿,一团一团的深绿色叶片呈簇状生长,很是好看。犁头草是吾乡人的叫法,实际上它的身份证名是“紫花地丁”,为堇菜科菫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因此别名也多,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又名心叶堇菜、玉如意、小鸡花、箭头草、疔*草、堇菜地丁等,常生长在山地林缘、草丛中或村道路旁,乃至居民的房前屋后。紫花地丁除了有较高的颜值之外,还是一味功能强大的草药。《中国药典》记载:“紫花地丁,清热解*,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痈疽发背,丹*,*蛇咬伤。”中医认为:紫花地丁性味苦寒,有清热解*之功效,是一味主治*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蛇咬伤的中药材。古今本草所载的紫花地丁也是十分荒乱。紫花地丁之名最早见于《千金方》,但所指物种很难确证。《本草衍义》中的“地丁”为蒲公英的别名,与《本草纲目》同时代的《滇南本草》则以远志科植物苦远志为紫花地丁,还有些典籍认为紫花地丁是豆科*芩属植物,总之是众说纷纭各持一词。米口袋《本草纲目》首次单列“紫花地丁”条目,曰“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果,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经考证,《中国植物志》中,叫“紫花地丁”的有两种:一种就是堇菜科堇菜属的紫花地丁,一种是豆科植物“米口袋”,别名也叫紫花地丁。而《本草纲目》对紫花地丁的描述为:“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而堇菜属紫花地丁地上无茎,更有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那就是米口袋。米口袋从《中国植物志》米口袋介绍中,又可以看出,它有分茎,开紫花,且主根圆锥状,像钉子一样扎入地下;而堇菜属的紫花地丁根系主根并不发达,有多条根须,米口袋叫“地丁”似乎更名符其实一些。在实际中药应用上,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确实有把米口袋全草作为紫花地丁入药。由此可见,地丁品种复杂,有多个品种植物全草在各地被当作地丁使用。根据现代本草学者考证,更多认同堇菜科紫花地丁。而《中国药典》曾在相当一段时期也只收载该品,故堇菜科紫花地丁一度成为仅有的法定正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