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子手工春天的来信 [复制链接]

1#
性味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疮疡,经闭,痛经,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生于林下、溪边。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和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饮片性状本品为类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粗糙。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白色,有多数导管孔,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复方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④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⑾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现代临床单纯性阑尾炎:红藤15克,金银花15克,牡丹皮10克,连翘10克,大*6克,水煎服。慢性胃炎:红藤30克,蒲公英30克,朱砂莲20克,厚朴20克,白蔻仁20克,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次3克,每日2~3次,饭前服。溃疡性结肠炎:红藤15克,槐米10克,炒苦参10克,地榆炭10克,徐长卿10克,水煎服。月经不调:红藤15克,益母草15克,丹参12克,当归12克,香附10克,水煎服。亦用于经闭、痛经。急性乳腺炎:红藤15克,蒲公英15克,地丁草15克,瓜蒌10克,浙贝母10克,水煎服。风湿痹痛:红藤30克,威灵仙20克,五加皮20克,木瓜20克,浸泡于白酒毫升中7日。每次20毫升,每日服两次。缺铁性贫血:红藤30克,鸡血藤30克,*芪30克,当归30克,山楂2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2~3次。跌打损伤:红藤30克,骨碎补20克,川续断20克,木瓜20克,三七10克,水煎两次,滤汁毫升,加白酒毫升,每次15毫升,每日服3次。文献摘录1.《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2.《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3.《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4.《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5.《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7.《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8.《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9.《中药学》:用于肠痈腹痛及乳痈肿痛等症。红藤善于清热解*散结,为治肠痈的要药,常与大*、厚朴、蒲公英或金银花、连翘、丹皮、苡仁等同用;治乳痈肿痛,可与蒲公英、天花粉、贝母、银花、连翘、夏枯草等同用。此外,本品尚有祛风活血作用,可用于筋骨酸痛,跌扑伤痛等症。

摘录《中国药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戳上面的蓝字
  1、蔊菜


  蔊菜这种野菜外表看起来酷似油菜,所以农家人有时也称它为“野油菜”。蔊菜的叶子边缘是非常不规则的,就好像用剪刀剪出来的一样,还能开出*灿灿的花朵。蔊菜的幼嫩茎叶可以用来做菜吃,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吃起来味道有点辣,不仅好吃而且还特别下饭,相信许多农村老辈们都吃过。
  


  2、犁头草


  犁头草又叫紫花地丁,因为叶片酷似牛犁而得名,它的叶片光滑无毛,它的边缘有一些平的圆齿,它的花是淡紫色的。犁头草完全可以当做野菜来食用,可以采摘这种植物最为鲜嫩的部分来凉拌食用,还可以清炒或是晒干煲汤,味道也是十分独特的。


  3、车前草


  车前草又有人叫它蛤蟆菜,长得奇丑无比,叶子跟小油菜有些相似,上面布满了皱皱巴巴的小点点,跟蛤蟆的外皮有些相似。在农村经常在草地、河沟边、田地片以及在院子里都有它的身影,老人说以前没有钱看病的时候,车前草可是救了不少人的命呢。车前草还是一种很不错的野菜,春天的时候,把它的幼苗采回来,洗干净以后用开水淖一下,拿来凉拌、炒、做汤等都可以,味道非常的鲜美。


  4、灰灰菜


  灰灰菜最特别的是叶子反面有粉,像是一层灰,人们便叫它灰灰条、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是实至名归的绿色食品。要在它出嫩芽的时候吃它的幼苗和嫩茎叶,最常见吃法的就是凉拌和清炒蒜蓉。不过灰灰菜大家不要过度的食用。


  5、荠菜


  荠菜也叫荠荠菜,它的叶子贴着地面生长,天冷时是紫红色,后期中间抽出一根花茎,能开出白色的很小花儿。现在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都喜欢吃荠菜,它的做法很多,可以包荠菜饺子、开荠菜汤,涮火锅,简单点也可以用来蘸酱。


  6、马齿苋


  马齿苋是农村里常见的一种野菜,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的叶片圆形,肥厚,形状很象马的牙齿,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马齿苋是可以食用的,它可以凉拌、可以炒食,还可以做炖菜、包包子、包饺子,每种做法都非常美味。


  7、曲麻菜


  曲麻菜也叫苣荬菜,春夏田间常见的一种野菜。曲麻菜长出四五片绿叶时口感是最佳的,但是曲麻菜开花以后就“老了”。曲麻菜深藏在土地下面的根是白色的,就像豆芽一样,它的叶子又长又窄,叶子边缘还是不规则的齿轮形状。曲麻菜一般都是洗净后蘸酱食用,而且它的根要比叶美味一些。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