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蚤休
2.4.10.1释名习性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七叶一枝花(蚤休)、金钱重楼的根茎。虫蛇之*得此治之即休,故名蚤(早)休。本品茎单一,七叶轮生,花单生顶,又名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草河车。
2.4.10.2加工炮制
野生品种夏秋采挖,栽培品3~5年秋末,上部枯萎后采挖,削去须根,洗净晒干。
干燥根茎,淋水润透,切片晒干。
2.4.10.3性味归经
辛苦寒,有小*,归心肝肺三经。
2.4.10.4功效
清热解*,消肿治痈,凉肝熄风,止渴平喘,解蛇*。
1)清热解*:蚤休寒能清热,苦能降泄,为清热解*佳品,用治一切阳热火证。
2)消肿治痈:六腑积热之痈疮,扪之坚硬,灼热疼痛。
3)凉肝熄风:蚤休入肝经,善清肝经风热,可晾肝定惊。
4)止咳平喘:蚤休能清解肺热而消痰止咳。
5)解蛇*:多数解蛇*方药中均用为主药,内服外敷均可。
2.4.10.5鉴别应用
蚤休与蒲公英皆能解蛇*,消肿定痛,为清热解*要药。
蒲公英:又能利尿通淋,治热淋*疸;
蚤休:兼凉肝熄风,治小儿惊痫,解蛇*。
2.4.10.6《本经》性味
气味苦,微寒有*。主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胎风点饥,除蚀,下三虫,去蛇*。为下品药。
热气在腹中:热发则生风,上头则摇头,入舌则弄舌。
2.4.10.7各论
药用根茎,形似干姜而带紫色,气微寒入足厥阴,味苦入手少阴,紫者,水火之间色,故得水火之气化。
蚤休为疮疡要药。观本经描述,乃上病下治之良药。清腹热*,则惊痫止。脑髓出于肾精,下部清阔则上部宁谧。
蚤休又名草河车,七叶一枝花,一为水之生数,七为火之成数,蚤休秉先天水火之精,故治惊痫,小儿摇头弄舌,以泄胎内热*之气。服食此草又能辟谷,为修炼元真胎自长生之药,故主治小儿先天受热之病。
张山雷:蚤休乃苦泻解*之品,能清肝胆郁热,熄风降气,退肿消炎,利水祛湿。惊痫,摇头弄舌,皆为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证,且可直上巅顶。蚤休苦寒降泄,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不上冲,脑不受扰。
2.4.10.8冉论
蚤休为疮疡要药,其效捷,故曰蚤休。外科药中能清热消炎,解*杀菌者,所在多有,然蚤休何特异者?其多入下部阴分,治热气在腹中。本经主惊痫为其提纲,摇头弄舌著其证相,热在腹中则是详其病理。除阴蚀,下三虫,亦是申言本品除湿杀虫,多入下部阴分意义。
蚤休非芳香性神经药,亦非镇降性神经药,非麻醉性神经药,何以能治脑病?苦寒清热之药多矣,脑病独取蚤休者何也?曰,以其善走阴分,走下部也。肾生精,精生髓,脑为髓海,是下部肾为上部脑之根。脑下垂体内分泌管辖子宫,虽无经隧相连而有气化感召。洗冤录载踢伤下部致命者,脑部现紫赤色血痕。
下部湿热清廓则上部宁谧,血之与气不交并,不交失,不郁于下,不充于上,尚何脑部病变?而何有惊痫胎风癫疾之不愈。
张隐庵就先天解说,颇能证入深层,而牵扯理数,反涉空玄。今得种种证实,上病治下之理,庶几了然。
2.4.10.9配伍应用
1)配赤芍:赤芍苦寒,入肝经,善走血分,清泻肝火,散瘀消肿;蚤休解*消肿,二药相伍,解*力强,有助于痈肿消散。
2)配牛蒡子:牛蒡子辛苦寒,疏散风热,宣肺祛痰,清利咽喉,解*消肿。二药配伍清热解*,祛痰消肿力强,牛蒡子善于疏散风热,清肺止咳,咽喉肿痛,乳娥等症。
3)配钩藤:钩藤甘,入手足厥阴,善清肝心之火而熄风定惊。二药配伍用于肝热风动,高热抽搐,小儿惊痫。
4)配瓜蒌:瓜蒌甘润,清肺热,化痰,行气宽胸,消肿散结。二药配伍,清热解*,化痰平喘,消肿治痈。
5)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苦泻辛散,寒以清热,善入血分,清热解*,凉血消肿。二药配伍治疗痈肿疔*。
6)配茯苓:茯苓甘淡,健脾利湿。二药合用,一利湿一清热,治疗湿热带下。
2.4.10.10禁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