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墅生活先生的院子,太太的圈子 [复制链接]

1#

  像众多的男业主一样,周先生从事的事业决定他必须与很多人打交道,因此他一直想要一个专属的安静的院子;周太太是一个全职主妇,她的生活只有这幢别墅?NONONO!周太太曾经有过导游经历,这让她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别墅装修完毕入住之后,周太太马上与邻居太太们融为一体。不仅保持了以前的朋友圈,还加入了新的妈妈圈,学习烹饪、急救知识,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周先生,从事展览设计行业


  他一直梦想有个自己的院子


  周太太是全职太太


  热衷于自己的太太圈子


  ...


  这一切,源于属于自己的别墅生活


  


  周太太平时也非常喜欢花卉园艺,上图为精心打理的院子。在生机勃勃的植株之中,小雕塑生动趣味。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是周先生一直以来的梦想。他一直喜欢一个场景“有一晚下大雨,第二天早上推开门,发现院子里落满了花瓣,一瞬间立刻体会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他也不清楚何时会实现的时候,遇到了年的金融危机。股票的大跌,让多年攒的盈利亏空,于是周先生马上终止炒股,将成本钱取出,买了别墅。


  起先,周太太是拒绝的,别墅的成本太高,如此大的房子打理也很麻烦,但是最终还是周先生的坚持,与她对先生梦想的坚持,有了这一实现梦想的别墅。


  周先生买的别墅,虽然院子面积不大,但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与周太太后期经营,院子变得越来越美。大门口到玄关的石板路两侧铺满了地丁,正对入户大门的是一个结合了西班牙与泰国风格的木制吧台,如此不搭边的装饰元素摆在一起,却奇迹般的效果极好。吧台旁伫立着一棵茁壮的银杏树,树荫几乎可以覆盖院中央的藤桌椅。银杏的旁边是一座精巧的喷水池,尽管漂亮,但不太适合这个院子,他们正准备拆掉改成花圃。


  对于周先生来说,他觉得大多的中国人不重视窗外景观,他不一样,他与老外一样,觉得,这个院子的风景才是最值钱的。相比而言,周太太的看法更感性:“冬天的院子比较肃煞,春天一来,地丁先开一片小紫花,接着是杏花、李子树、樱花、蔷薇,一点点绿起来。每天看看哪儿发芽了,哪儿开花了,心里很欣喜。”


  

◆◆◆

别墅要有专门用来浪费的空间


  周先生是从事设计展览工作的,与室内设计也有一些想通的地方,因此对别墅设计和装修非常重视,也非常敏锐。周先生与业主前期磨合图纸就用了半年的时间。对此周先生说,必须让设计先行,否则后期再改就太麻烦了。他还非常开心的说,我很认可设计师的设计,我们这是‘强强联合’”。


  地下室主要为影音室和书房。书房是美式风格,除了放书,这里也是夫妇两个人旅行纪念品的储藏地。周夫妇有一个奇特的爱好,喜欢收藏各地的沙子,像,这个是埃及、迪拜、澳大利亚和南非装回来的沙子。


  地下室的公共区域分割成了健身房和老人的茶厅,周先生说,他不能接受年纪大了身材也跟着走样,所以尽量抽时间运动。


  一楼客厅是法式古典风,并不是非常的纯粹的欧式风格,而是在表现形式上增加了贴铂类现代元素。考虑到女儿才6岁,还特地设计了一个小游乐园,小孩的活动范围不脱离夫妇的视线范围。


  周先生对别墅有很独到的见解,他说,别墅不仅要有挑空,还要有专门用来浪费的空间。二楼的原先的会客厅被改成了主卧、老人房、儿童房和露台的过渡空间,没有做任何装饰,他说,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需要一点距离的感觉,这才叫别墅。


  主卧的建筑结构是斜顶,底部正好落在床头,如果不加以修饰,空间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压迫感。于是设计师将屋顶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水平,做成圆形的穹顶;一部分保持流线型的倾斜,如此一来,卧室才终于舒适了。


  露台是周先生自己的设计点子,借鉴了游艇的风格,在露台的四周围满沙发,既与自然亲近,又与院子上下呼应。


  谁的不会想到,走到阁楼居然是一个禅意十足的日式房间。“阁楼空间狭小,设计成什么风格都有点施展不开的感觉,日式就非常适合。日式风格就那么简单的几样原料,草、榻榻米、纸门,很环保,显得空间也很大。”周先生介绍说。


  

◆◆◆

一个太太,三个圈子


  周太太做了十年的主妇,她对主妇的解读是,这是一门职业。


  周太太在十年前也从事过旅游业和外企,她其实非常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各色的同事、充实的生活也让她觉得多姿多彩。为此,在做了全职太太的时候,还有着强烈的落差,足足有三年的过渡期。


  对此,周太太还外出工作过一年,可是事业与小孩成了矛盾体,无法做到两者兼顾,再者有了这么大的房子,没有时间的打理,显得冷清空档。对此,辞去工作,重新她做回主妇,不过这一次,她的心态从“附庸”变成了女主人。


  成为一个女主人以后,她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习怎么打理家、装饰家,怎么招待客人,怎么让家人吃得安全健康,怎么让大家的生活更舒服、关系更和睦。


  这些学习都来自于圈子文化的影响,周太太有三个不同的圈子,邻居圈、妈妈圈和朋友圈。


  邻居圈的建立很有意思,有一次与业委会沟通事情时她认识了很多邻居,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阅历,所以有很多话题可聊,遇到问题,大家也会相互帮助。


  感受最深的是,以前住在公寓,邻居见到了也不会打招呼,但是在别墅小区里就不相同了。接送孩子、遛弯散步,碰见了都会聊几句。在这里,每栋房子自成体系,需要打理的地方很多,不懂的地方也很多,邻里凑在一起经常讨论些生活问题,比如家电坏了,怎么办;比如怎么与保姆沟通,高效率又喜欢工作等等。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周太太的女儿在练习弹古筝


  妈妈圈的成员大多都是女儿同学的妈妈,大家在一起,话题都是围绕着小孩子的教育展开。当然,在进入这个圈子的同时,周太太也没有和从前的朋友断掉联系,她喜欢和老朋友们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她喜欢与经历不同、阶层不同的人聊天,也喜欢听男人用理性思维分析事情,周太太笑说,善谈是她的一个天赋,这个天赋使得她非但没有与社会脱节,反而有很多超前的意识。


  住进别墅之后,周太太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以前住公寓时还会有买奢侈品的想法,现在反而更愿意把钱花在买健康食品上,或去进行一次长途旅行。


  生活悠闲以后,她渐渐多了一种责任感,觉得应该提升自己的品味、修养,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土豪”。有精力、有能力的话,就多为社会做些事情,比如去太阳村或救助小动物。像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周太太也带着女儿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带着女儿去儿童希望之家看望了那里的孤儿,带了许多的水果和鸡蛋。


  对于周太太来说,住别墅的人处于社会金字塔中上的位置,应该引导更好的生活方式,应该多
  周太太觉得,一个别墅里的全职太太生活一样可以生动饱满。
  

◆◆◆

周先生的装修感悟


  “尚层”这个名字最早被我们记住是在售楼处,装修之前,朋友也向,我们推荐过。我们考察尚层的第一站不是公司,而是工地,我老公看得出好坏,我看不出来,他说工长不错,管理和施工都很仔细,这让我们心里踏实了不少,后来与设计师团队磨合时,更觉得满意。跟设计师沟通很容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会强势地施加给我们,如果我们有想法,他们会很快明白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且找到两种想法的交集。


  1.再好的设计师,因为他不住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一边住一边调整。


  2.我很看重灯光效果,要有层次感,不是有个亮就够了。


  3.别墅要有专门来浪费的地方,如果每个地方都很满,跟公寓就没区别了。


  4.单一风格会审美疲劳,如果每个地方的风格都有区别,就会有新鲜感。


  


  

◆◆◆

设计师有话说


  设计周先生的别墅时我刚来尚层没多久。他不像有的客户,只给一个主题,就让设计师自由发挥,而是全程参与进来。他对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档次,还要有一些会所的性质,加上他的家庭成员比较多,所以既要保证实用性,又要有一定奢华的感觉,这也是设计时最大的难点。


  前期设计磨合了半年的时间,一直在碰细节问题,比如墙面造型、地面造型,哪里放壁炉,壁炉的高度、宽度、材质。周先生很尊重我们的意见,如果他说出一个想法,我从专业角度考虑不可行,他就会听从我的建议。


  周先生喜欢石材效果,所以使用了大面积的石材。夫妻俩很细心,所有材料都是自己选的,慢工出细活。配饰是他们自己选择搭配的,我本以为效果未必会很理想,但实际上他们审美都很好,最后的效果也不错。


  

◆◆◆

编者语


  “别墅的院子


  既是先生回到生活的界面


  也是太太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花阴重叠香风细


  庭院深沉淡月明”


  这样的庭院景致


  想必也是人人都渴望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