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540769.html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在18%-22%,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叶*素、钙、磷、异*酮类物质,可消化纤维含量高,营养平衡而全面,被誉为“饲草之王”,是饲养家畜不可缺少的优质粗饲料。我国苜蓿生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地理分布范围在北纬35°~45°,年降水量~mm,年平均温度5~12℃,年有效积温~℃,日照时数~h。本文将详细介绍苜蓿的播种技术!
选地
种植地块应适宜机械作业。
苜蓿不耐涝,平原区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应做好坡度以利排水。
苜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要生产高产优质的苜蓿草,以土层较厚、疏松,保水保肥性强、通透性好、土质肥沃的壤土为最佳。
苜蓿喜中性至微碱性土壤。酸性土壤不利于根瘤菌形成,如需种植应施入适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苜蓿虽有较强的耐碱性能,但总盐量不能超过0.3%,否则影响苜蓿的生长发育。若在盐碱地上种植苜蓿,播种前需灌水洗盐,以降低土壤中盐碱含量。
苜蓿的前茬作物以禾谷类作物和无病虫害的地块最为理想,若前茬作物为豆类作物或种植地块病虫危害较重,会影响大田苜蓿的产量,甚至会导致苜蓿绝产。
新开垦土地第一年可播种一年生牧草或作物使土壤熟化,第二年或第三年再播种苜蓿。
整地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一经播种,3-5年不再翻耕,因此,精细整地对苜蓿的建植尤为重要。翻耕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覆埋植物残茬和杂草,减少病虫害,使土壤更加平整,有利于出苗。翻耕前要增施磷钾硫肥,氮肥基本不用,有条件者要施有机肥,酸性土壤要施石灰。翻耕时间要根据播种时间、前茬作物而定,秋耕、夏耕、春耕均可。北方地区种植苜蓿,为有效控制杂草危害,一般以春耕、夏耙为主;有灌溉条件者,耕前要将灌溉工程完成。盐碱地翻耕前要实施排灌脱盐。如果苗床已硬实同时土壤表层水分较好时可考虑免耕播种。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翻耕整地尽量在春季(或雨季前2个月)完成,争取雨季前苜蓿生长高度在20~30cm,覆盖度在70%以上,可减少水土流失。另外土壤翻耕的陇向要与坡向垂直,坡度在20°以上时不宜种植。为防止引起土壤冲刷,可采取带状翻耕,带宽10~15cm,间隔5~10cm。
播种
品种选择
苜蓿的品种选择见再说紫花苜蓿秋眠级与品种选择。
推荐品种种名秋眠级主要特性精英8
叶片深绿,叶量丰富,抗病虫害能力强,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强
前景5
适应范围广,再生快,产量高,营养丰富,消化率高,抗病、抗虫、抗倒伏
雷霆4
耐寒,多叶,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持久,适宜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莎莎4特别抗线虫,蛋白含量高,抗倒伏希模3.8干物质和蛋白高产,抗倒伏,抗线虫和*萎病法多3.4高蛋白,抗倒伏,抗线虫,抗炭疽和*萎等病害梅佐3.4高产抗倒伏,抗病抗线虫北极熊2
抗寒性能突出,产量高,建植快,根系发达,水分利用率高,抗病抗逆性强
播种时间苜蓿的播种时间依地区、气象条件、耕作水平、利用目的而异。温度和水分是主要的限制因素。春播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采用的大田播种方式。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可利用冬季降雪量大、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条件,实施早春播种。其次,北方地区生长季节短,实施早春播种,可争取更长的生长时间。此外,早春时节,许多杂草还未发芽,早春播种可减少杂草的危害。为此,在达到苜蓿发芽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播。各地区苜蓿春季播种的最佳时间:西北地区在3月中旬到4月下旬,东北地区在5月中下旬,华北地区在3月中旬到4月下旬,长江以北地区以2月上旬到3月中旬为宜。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水平,灵活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苜蓿播种的总原则是在水分合适的情况下,尽早播种,以争取更长的生长期。夏播北方地区每年6-7月份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雨热同期,苜蓿出苗快,幼苗生长旺盛。但是,此时田间杂草也迅速生长,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高,如果遇到暴雨或者连阴天,对苜蓿生长不利,导致夏播失败。如生产水平高、机械配套、有杂草防治措施,可选择夏播。秋播我国北方地区,8-9月份已进入秋季。此时,雨季刚过,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是苜蓿出苗、生长最有利时机,此时杂草长势减弱,病虫危害减少,对苜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因此,秋播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最佳播期选择,但秋季播种的临界期应在下霜前30-40天。寄籽播种冬季积雪而春季较干旱的地区,在秋末冬初,当气温降至0℃左右时,将种子播于土壤,待翌年温度、水分适宜时再发芽生长。这种播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早春解冻时的土壤水分,减少春季整地时的跑墒。但是,如果冬季无适量的降雪,春季风大,将会建植失败,切不可大面积应用。播种方式苜蓿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撒播和穴播。大田生产上,一般多用条播、撒播,育种田或者科学试验常采用穴播。大田苜蓿地条播行距保持在15~30cm为宜。若播种地土壤肥沃,苜蓿植株生长高达,行距适当放宽;如果杂草多,应缩小行距,以增加苜蓿的覆盖度,提高与杂草的竞争能力。苜蓿撒播可使种子均匀分布于地面,充分利用养分、水分和阳光。播种面积大,整地质量好,土地平整的地块,常用网纹式苜蓿撒播机播种。播种面积小的山坡地、果树行间等地块,不适宜使用撒播机播种,可用人工撒播方式播种。苜蓿撒播后要及时覆土镇压,用耙子多次耙耱,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出苗率。苜蓿穴播多用于小面积试验田,或者用于苜蓿育种田以及特殊的科学研究用地。苜蓿除了单播以外,还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充分利用养分、空间和光照,并且能提高产草量和质量。播种量
苜蓿的播种量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养分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每亩最佳播种量为1.0~1.5kg。每平方米有~粒种子的量能保证苜蓿在与杂草的竞争中胜出,播种密度加大,苜蓿增产效果并不明显,有时反而会减产。整地质量好、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中,播种量适当缩减,否则,应适当加大播种量。苜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植株自疏现象。要实现苜蓿高产,每30*30cm要有55个以上的苗茎。当苜蓿苗生长至10~15cm,有可收获的茎55个,就可实现高产。
播种深度
苜蓿种子小,千粒重仅为2g。因此,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要求在1cm左右。沙性土壤不超过3cm,黏重土壤要控制在1cm以内。播种机无镇压装置时,播种后要进行镇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发芽。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土壤是黏重土或水分过多时,不能镇压。
北方大区:王文斌--南方大区:苟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