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到百斤“太岁”?
水电工余师傅说,半年前他在温州一个工地上干活,挖土机挖出了一块大疙瘩,他怀疑这是个宝贝。
01
工地上挖到“宝贝”,怀疑是“太岁”
余师傅:“那天刚好是无所事事,跑过去踢了几脚,这个东西有弹性的,我就把它捯饬捯饬,把它捯饬干净了,就这样子的。”
余师傅打开车子后备箱,里面有一个大塑料箱子,箱子里是一堆凝胶状的东西,充满弹性,摸上去黏黏的,外面颜色较深,里面几乎是透明的。此外还有一小块,是用水桶装着的。余师傅说他称过重,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斤。
02
火烧后没有塑料味
再次找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丁教授
两次都是请教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丁教授,每一次都有一个验证环节,用火烧,如果是塑料味儿,那肯定是硅胶;如果像头发烧焦,那就有可能是所谓的太岁。记者建议,用这个办法当场先验证一下。
余师傅:“烧了只会鼓泡泡,烧不起来(不太像是塑料?)肯定不是塑料,塑料一烧就着了。”
03
丁教授表示这次的很“特殊”
记者带着余师傅第三次找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丁志山教授。丁教授仔细询问了余师傅发现和保存的过程。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志山:“可以设想,第一个,我觉得至少它是一种生命体,放了这么长时间,半年多了,放在阳台上晒过它没死,肯定不像我们上次看到的硅胶。”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志山:“太岁头上动土,为什么这样讲呢,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电视台找我,我觉得只能说一下,并不一定它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太岁,第二个,不一定有很高的价值,你们捡到我也很理解你们的心情,我要多少多少钱,也给大家泼个冷水。”
04
余师傅不仅用“宝贝”养过鱼
还泡水喝了四个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志山:“你们很关心这个东西,有没有价值对吧,我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首先确定有没有*,养鱼最方便,养小鱼几天就挂掉了。”
丁教授的意思是,首先要验证这个东西有没有*性,余师傅说他还真验证过,当时捡到宝贝后,他不但用水泡过,还用泡过的水养过鲫鱼。
余师傅:“我喝了将近有四个来月了。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医院,就是喝了这个水,在山上那个中药那里,拿了点酒精涂了一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志山:“这次我对他的这个有点兴趣,我看一下,有点特殊我留一点,我后面看一下吧,我也做点实验。”
丁教授说,下一步他会动用实验室的设备来进行验证,快则一周慢则两周,会给余师傅一个明确的答案。
详情戳视频
↓↓↓
添加温州交通广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