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天受寒感冒,吃抗病毒颗粒却发起高烧,这 [复制链接]

1#

大学生雯雯周末晚上去逛街,回来晚了受了寒,第二天就感冒了,全身发冷,鼻子不通,流清水鼻涕,头有点疼,没精神,食欲也差。雯雯觉得自己还年轻,多喝水,扛一扛就过去了,可是第二天症状却有加重趋势,不得已只好根据看过的科普知识买了中成药抗病*颗粒,并按照说明书喝了两天,仍然没有丝毫好转,而且胃很不舒服,总是胀胀的感觉,不能吃饭,第四天体温也开始升高到38.6℃,舍友推荐说之前自己发烧喝蒲地蓝胶囊有用,雯雯尝试吃了一天,晚上却高烧到39℃。医院找中医看病,医生听完雯雯的讲述,说你这次感冒喝的药都不对。雯雯表示诧异,感冒是因为病*,吃抗病*颗粒却是不对?

医生解释道:这次雯雯吃药不管用,是因为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不分寒热,第二是听信别人乱吃药。

先说第一个错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普通的感冒也要分寒热,就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主要是怕冷,不出汗,全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紧等,应该用温热性质的中药向外发散;风热感冒的症状一般是不怕冷,有时发热,有汗出,口干,鼻涕和痰是*的,舌苔薄*,脉浮数等。

清楚了风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对照雯雯的病情,我们不难看出,雯雯一开始就是风寒感冒,按照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应该用温热宣散的药物治疗,可是雯雯买了抗病*颗粒。这种中成药里的成分主要是板蓝根、金银花藤、山豆根、射干、鱼腥草、七叶一枝花、贯众等,都是清热解*的药性。本来是寒性的病证,又用了一堆寒凉的药物,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所以症状没改善,而且还因为服用寒凉的药物伤胃。

像雯雯这种风寒感冒,应该用麻*、桂枝、荆芥、防风等一类发散风寒的药物宣散发汗,就是中医说的汗法,中成药应该选用通宣理肺丸一类的温热性质中成药,结果却用了清解里热的抗病*颗粒,外来的风寒邪气不能宣散,郁而化热,所以到了第四天出现发烧的情况,疾病的本质是寒,后期出现寒热错杂,但仍然是以寒为主,因为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疼无汗的症状一直有,只是加了发烧的症状,这个时候治疗仍然应该以宣散为主,适当加几味清热中药就可以,但是雯雯听了舍友的话,吃了蒲地蓝胶囊,主要成分是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芩四味清热药,还是没有针对疾病的本质,外来的风寒邪气还是没有得到宣散,药不对证,所以发高烧到39℃。

第二个错误就是听信别人乱吃药。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同一个病分不同的证候,比如感冒要分寒热;都是腹痛的病人,有人需要泻下攻里,有人需要温中补虚;都是头痛,有人是肝阳上亢,需要平肝潜阳,有人是气血不足,需要补气养血,证候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所以看起来都是发烧,证候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雯雯盲目听信舍友的建议,因为舍友发烧用蒲地蓝,所以自己发烧也用蒲地蓝,不问医生,随便用药,所以用药无效。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用某种药物效果好,就会好心推荐给周围的亲戚朋友,如果是西药还好,中药的话一定要对证,不对证的情况下,疾病可能会加重,好心办坏事。比如有人用鹿茸补虚壮阳效果好,推荐给自己的朋友,朋友是阴虚阳亢的体质,服用鹿茸后导致鼻出血,头痛,血压飙升,医院治疗。

听了医生的解释,雯雯表示以后不再自作主张,或者听信别人乱吃药,有病还是要找医生,医生给她开了宣通发散的方剂,加用了辛凉清热的生石膏、*芩等药物,一剂药喝下去,雯雯出了好多汗,烧退了,留下咳嗽的问题,又吃了三剂药,咳嗽基本消失了。

(文中配图均为资料图,仅供参考)

(作者陈燕清,副教授,山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陈燕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