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69.html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
*龙寨小区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三房坪村,紧邻胡大哥的家乡马岩墩。这里风景宜人,人杰地灵。*龙寨周边的药用植物也很多,李医生给你介绍介绍!
01艾
为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全草。
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少腹冷痛,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胎漏下血,宫寒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内服:煎汤,3~10克。外用适量,用于熏洗皮肤,或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以供灸治。
02斑茅
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
性平,味甘、淡。归肝、脾、肾经。
通窍利水,破血通经。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水肿臌胀,妇人闭经。
内服:煎汤,15~60克。
03博洛回
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全草。
性温,味苦、辛,有大*。归心、肝、胃经。
活血袪瘀、祛风止痛、解*杀虫。主治疮疡肿*、肛痈痔疮、湿疹顽癣、跌打损伤、关节痹痛和龋齿疼痛等等。
外用适量。不作内服。
04苍耳
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性温,味苦、辛。归肺经。有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05常春藤
为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的全株。
性温,味苦、辛。归肝、脾经。
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平肝,解*。用于跌打损伤,腰膝疼痛,风湿痹痛,头昏头痛,中风偏瘫,目赤肿痛,下肢水肿,湿疹疮*。
内服:煎汤,5~15克。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06车前草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
性寒,味甘。归肺、肝、肾、膀胱经。
清热解*,利尿通淋,明目祛痰,凉血止血。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痰热咳嗽,吐血衄血,暑湿泄泻及热*痈肿。
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20~30克。外用鲜草捣烂外敷。
07秤星树
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秤星树的根。
性寒,味苦、甘。归肺、肝、大肠经。
清热解*,活血祛瘀,生津止渴。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头晕头痛及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3~15克。
秤星树叶含熊果酸,对心绞痛及冠心病有治疗作用。秤星树是王老吉凉茶和三九感冒灵冲剂的主要原料。
08翅果菊
为菊科植物翅果菊的全草。
性寒,味苦。归心、肝、胃经。
清热解*,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用于头昏心悸,口苦反酸,腹胀便秘和风湿痹痛等。
内服:煎汤,3~15克。
在翅果菊属植物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成分中有许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病、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开发利用价值被普遍看好。
09刺蓼
为蓼科蓼属植物刺蓼的全草。
性平,味酸、微辛。归心、肝、脾经。
解*止痒,利湿消肿。外用治疗湿疮风疹,疮痈疔*,*水疮,蛇咬伤等。
。外用煎水外洗或捣烂外敷。不作内服。
10翠云草
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翠云草的全草。
性凉,味甘、淡。归肝、大肠、小肠与膀胱经。
清热利湿,解*止痢,止咳止血。用于*疸水肿,泄泻痢疾,小便淋漓,筋骨疼痛,咳血吐血,痔瘘便血,外伤出血,水火烫伤,*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鲜全草捣烂或全草晒干研粉外敷。
11打碗花
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根状茎及花。
性平,味甘、淡。归脾、肝、肾与膀胱经。
健脾益气,活血调经,利尿通淋。用于消化不良,乳汁稀少,月经不调,小便淋漓,带下增多等症。
内服:煎汤,根状茎30~60克。花外用适量。
12大戟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或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
性寒,味苦,有*。归肺、脾、肾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痈肿疮*,瘰疬痰核。
内服:煎汤,1.5~3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13当归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诸证,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内服:煎汤,5~15克。
14灯芯草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性微寒,味甘、淡。归心、肺、小肠经。
清心除烦,利水通淋。用于心烦失眠,小儿夜啼,口舌生疮,尿少涩痛。
内服:煎汤,1~3克。
15杠板归
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的全草,或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地上部分。
性微寒,味酸。归肺、肝经。
清热解*,利咽止咳,消肿退*。用于肺热咳嗽,*疸水肿,热淋痢疾,疮疡肿*,*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洗。
16高粱泡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的根、叶。
性平,味甘、苦。归肝、肾经。
活血调经,消肿解*。用于产后腹痛,痛经,风湿痹痛,筋骨疼痛,中风偏瘫。
内服:煎汤,15~60克。
17构树
为桑科楮属植物构树的根皮、树皮、叶及种子。
子:性寒,味甘。归肝、肾和膀胱经。
叶:性凉,味甘。归肺、脾经。
皮:性平,味甘。归肺、肾经。
子:补肝肾,强筋骨,清肝明目,利尿消肿。用于腰酸,目昏,阳痿,水肿。
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泄泻,痢疾。
皮:祛风湿,消水肿。用于筋骨疼痛,腰酸水肿,疥癣搔痒。
子:内服:煎汤,6~12克。
叶:内服:煎汤,9~15克。
皮:内服:煎汤,9~15克。外用割树皮取汁外擦。
18海金沙
为海金沙科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性寒,味甘、咸。归膀胱、小肠经。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及通身肿满。
内服:包煎,6~12克。
19虎杖
为蓼科蓼属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寒,味苦。归肺、肝、胆经。
利湿退*,散瘀止痛,清热解*,化痰止咳。用于湿热*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水火烫伤,经闭?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
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煎汤或熬膏涂敷。
20蕺菜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全草。
性微寒,味辛。归肺经。
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咯脓痰脓血,热淋痢疾,热*疮疡。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21苣荬菜
为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的全草。
性寒,味苦。归心、肝、肺经。
清热解*,利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疮疖肿*,泄泻痢疾,肠痈痔疮,癌肿徵瘕,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
22莲子草
为苋科虾钳菜属植物莲子草的干燥全草。
性凉,味微甘、淡。归肺、胃、肝与膀胱经。
清热凉血,利湿消肿,拔*止痒。用于痢疾热淋,喉痹乳痈,鼻衄,咯血,便血。外用治疮疖肿*,湿疹癣疮,*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23鳞盖蕨
为碗蕨科植物鳞盖蕨的全草。
性寒,味微苦。归肝、脾、肾与膀胱经。
清热化湿,利水消肿。用于*疸、臌胀和热淋等证。
内服:煎汤,6~30克。
24龙葵
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的全草。
性寒,味苦,有小*。归肺、肾与膀胱经。
清热解*,活血袪瘀,利尿消肿。用于痈肿疮*,跌打损伤,咳嗽气喘,水肿癃闭,癌肿?瘕。
内服:煎汤,3~18克。
25芦竹
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状茎及嫩笋芽。
性寒,味微苦、甘。归肺、胃、膀胱经。
清热利尿,养阴止渴。用于热病烦渴,风火牙痛,小便不利。
内服:煎汤,30~60克。
26路边青
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
性寒,味苦。归心、肝经。
清热泻火,解*凉血,利湿退*。用于风热感冒,流感发热,风火牙痛,湿热*疸,痄腮斑疹。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27络石藤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
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消肿。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咽喉肿痛,疔疮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
28葎草
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
性寒,味甘、苦。归肺、肾经。
清热解*,利尿通淋。用于咳嗽肺痈,热淋水肿,热*疮疡,皮肤瘙痒。
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适量。
29芒
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茎。
性平,味甘。归肝、肾、膀胱经。
清热利尿,解*活血。用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虫兽咬伤,癌肿疼痛。
内服,煎汤,3~6克。
30毛茛
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温,味辛、微苦,有*。归心、肝、胆、胃经。
利湿退*,消肿止痛,明目退翳,截疟杀虫。用于胃痛*疸,头痛牙痛,疟疾瘰疬,翼状胬肉,角膜云翳,蛆虫孑孓。
外用:捣敷或煎洗。一般不作内服。
31木蓝
为豆科植物木蓝的茎叶。
性寒、味苦。归肺、胃、肝经。
清热解*,凉血止血。用于温病(乙脑),喉痹痄腮,目赤口疮,痈疮丹*,疥癣瘙痒,虫蛇咬伤,吐血咯血。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32木贼
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全草。
性平,味甘、苦。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凉血止血。用于风热目赤,目生云翳,痔疮便血。
内服:煎汤,3~10克。
33牛膝
为苋科植物牛膝或川牛膝的干燥根。
性平,味苦、甘、酸。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口疮牙痛,吐血尿血。
内服:煎汤,6~15克。
34糯米团
为荨麻科蔓苎麻属植物糯米团的根或茎叶。
性平,味淡。归肝、胃经。
健脾消食,清热利湿,解*消肿。用于食积胃痛,腹胀脘痞,白带增多。外治疮痈肿*,乳痈肿痛,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适量。
35茜草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性寒,味苦。归肝经。
凉血止血、活血袪瘀。主血热出血,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疸疮痈。
内服:煎汤,10~15克。
36石荠苎
为唇形科植物粗糙荠苎的全草。
性凉,味辛、苦。归肺、脾经。
疏风解表,清暑袪温,解*止痒。用于风热感冒,暑温伏暑,肠风下血,热痱湿疮,虫蛇咬伤。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
37鼠曲草
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性平,味甘、微酸。归肺经。
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用于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瘾疹湿疮。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
38水麻
为荨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全草。
性平,味微苦。
消积,解*。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头疮,风湿痹痛,脓耳痈疖。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
39水芹
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
性凉,味甘、辛。入肺、胃经。
清热润肺,解*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呕吐腹泻,热淋水肿,头晕头痛。
内服:煎汤,10~30克。
40酸模
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全草。
性寒,味酸。归肺、胃经。
清热,利尿,凉血,杀虫。治泻痢热淋,小便不通,吐血便血,恶疮疥癣。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
41乌蕨
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全草。
性寒,味苦。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利湿止血。用于风热感冒,湿热泻痢,湿疹疮疡,各种出血。
内服:煎汤,3~12克。
42乌蔹莓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
性寒,味苦、酸。归肺、肝、膀胱经。
清热解*,活血止血,利尿消肿。用于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目眵云翳,咯血尿血;外治痄腮丹*,跌打损伤,*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43悬钩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石生悬钩全株及未成熟果实。
性平,味酸。归肺、肾经。
醒酒止渴,祛痰解*。用于痛风,痰饮,醉酒,遗精。外治丹*。
内服:煎汤,9~15克。或生食。外用适量。
44鸭儿芹
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干燥全草。
性温,味辛。归肺经。
袪风散寒,化痰止咳,活血祛瘀。用于感冒咳嗽,跌打损伤。外治皮肤搔痒。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
45鸭跖草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全草。
性寒,味甘、淡。归肺、胃、小肠经。
清热解*,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
46沿阶草
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干燥全草。
性凉,味甘。归心、肺、胃经。
养胃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燥干咳,咽喉疼痛,消渴吐衄,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内服:煎汤,15~30克。
47野茼蒿
为菊科植物野筒蒿的干燥全草。
性平,味辛。归肺、脾经。
健脾理气,清热解*,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泄泻痢疾,脾虚水肿。
内服:煎汤,15~30克。
48薏仁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
健脾止泻,渗湿除痹,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内服:煎汤,10~30克。
49油点草
为百合科植物油点草的根。
性温,味甘。入肺经。
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
内服:煎汤,12~18克。
50玉叶金花
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的茎叶。
性凉,味甘、淡。归肺、脾经。
清热解暑,凉血解*。用于感冒中暑,喉痹乳蛾,浮肿泄泻,*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
51玉竹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性平,味甘。归肺、胃经。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用于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内服:煎汤,10~15克。
52紫花地丁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性寒,味苦、辛。归心、肝经。
清热解*,消散痈肿。用于疔疮瘰疬,腹泻痢疾,目赤喉痹,*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克。
53棕叶狗尾草
为禾本科植物棕叶狗尾草的根。
性温,味甘。归脾、肝经。
主治脱肛、子宫下垂。
内服:煎汤,6~30克。
往期精彩回顾
九种体质最简易的食疗药疗方法
哪些疾病选择中医药治疗
医德名篇《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大医精诚》土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