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田间本草:蒲公英
整编:京城老半
初稿:年05月06日
修订:年02月23日
感悟:中医是一回古文化之旅,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有诗有远方。
蒲公英,入药始载于唐代苏敬《新修本草》,载:“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孙思邈《千金翼方》亦从其说。蒲公英入药自始就以治疗乳痈为用,是治疗乳痈的要药,习医者无有不知。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言:“化热*,解疗肿痈疡之药也。”蒲公英即可清肝胃,又兼疏郁之功,疗乳痈即可鲜品捣外敷,又可单用煎药内服,也可随机配伍,皆有卓效。清代汪讱庵《本草易读》就说:“乳痈红肿,同净花捣烂水煎服。兼外敷亦良。”此外,本品尚用于其他疮疡疔*等外科感染及化脓性皮病,近代张山雷《本草正义》言:“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诸症,可服可敷,颇有应验。”
蒲公英虽苦寒,但味甘,清热不伤胃,又有利胆缓泻作用,有利于胃气之和降,具有调肝和胃之功。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抗病*、利胆护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也有抗幽门螺杆菌、促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效用,故又多用于胃肠、肝胆消化系统疾病。如以加味茵陈蒿汤加入蒲公英治疗急性*疽型肝炎可明显缩短病程;以四逆散配本品加减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表现为肝胃不和兼郁热者,疗效较好。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肠道疾病以脾胃湿热为主要病机者,习用大剂量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泻火除湿以护胃养胃。
蒲公英尚有清热通淋,清代汪讱庵《本草备要》载:“蒲公英为治淋通品,诸家不言治淋,试之甚验。”*宫绣《本草求真》亦言:“能通淋。淋症多属热结,用此可以通解。”明代兰茂《滇南本草》也载其“治五淋癃闭,利膀胱”。蒲公英是治疗热淋、血淋的佳选,如以八正散或导赤散加用本品加减治疗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蒲公英又有清肝明目之效,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蒲公英汤治眼疾肿疼,或胬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蒲公英还可清肝疏肝有通乳之用,是治疗产妇缺乳的一味特效药物。清代汪绂《医林纂要》载其“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不过,现代也有报道说蒲公英对乳汁瘀滞引起的乳多具有回乳作用。蒲公英究竟是一种“双向”药物还是报道有误,尚有待考证。
此外,古代也提及蒲公英又有乌须发之用,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掺牙,乌须发,壮筋骨”。其机理,古人或曰补肝肾,或曰凉血,清代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说:“能补肝肾,则入胃而兼入肝肾可知。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元代萨迁《瑞竹堂经验方》还载有还少丹,以蒲公英、香附子为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转载此方说“服之须发反黑,齿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由是观之,其清补肾经之功可知。”现今,蒲公英补肝肾、凉血之说已枉然不讲,但古代有此一说,存此待考。蒲公英种种卓尔不凡的表现着实值得咀嚼,耐人寻味。恰如清人陈士铎《本草新编》所言:“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附录:
全国各地入药作为蒲公英使用的有20多种植物,主要种类有9种。
1、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注:《药典》品种)
2、华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Kitam(注:《药典》品种)
3、东北蒲公英TaraxacrmohwianumKitam
4、异苞蒲公英TaraxacumheterolepisNakaietKoidz.exKitag
5、亚洲蒲公英TaraxacumasiaticumDahlst
6、斑叶蒲公英TaraxacumvariegataKitag
7、白缘蒲公英TaraxacumplatypecidumDiels
8、芥叶蒲公英TaraxacumbrassicaefoliumKitag
9、大头蒲公英TaraxacumcalanthodiumDahlst
无问中西,不预设立场,不事先站队。
只对客观事实负责。
VX:beijing7788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半夏秋时
谢谢鼓励,再接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