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社互联北京散曲社京味散曲社课夏 [复制链接]

1#

北京散曲社

《京味散曲》第二十六期社课作业

标题:夏花

主持:李宏涛

程连陞

美人蕉

花开炫粉红,风吹舞夏庭。摇曳人前闹,显摆裙裤疯。惹*童,连连发:为啥我的不及她的红?

李宏涛简评:

程老师的这首《美人蕉》散曲,突出描绘美人蕉的艳丽和风情,有色有声,形象活泼。你瞧瞧,那“花开炫粉红”,好像美女那粉红的裙裾,多么招人喜爱。再看看,那“风吹舞夏庭”,“摇曳人前闹,显摆裙裤疯”的多姿多情,可爱的美人蕉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夏日增添了一抹彩虹。结句少女发问:“为啥我的(红裙)不及她的红?”这一问,这一比,妙趣横生,进一步突现了美人蕉的丰釆。生活需要鮮花装点,作者笔下的《美人蕉》带给人们别样的美。

金西安(良宵)

牵牛花

卧墙头,附墙头,盛夏随风绿叶悠。娇艳喇叭可劲儿奏,于无声处显风流。

李宏涛简评:

牵牛花是一年生草夲植物,通称喇叭花。这首小令《牵牛花》,宛如一幅写意画。“臥墙头,附墙头,盛夏随风绿叶悠。”素描出牵牛花的形态,呈现其绿意盎然的景色。“娇艳喇叭可劲儿奏”,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彰显了牵牛花的特色。尤其是结句“于无声处显风流”,意深趣浓,牵牛花默默奉献的精神可敬,给人们的生活增光添彩可赞。良宵兄弟这首曲顺溜自然,情景交融,耐人回味。

李乃富

[正宫·醉太平]碧冬茄

花团臥龙,锦簇垂虹。芳菲一片弱禁风,茄云碧冬。小桥流水游人众,赏心悦目颜值正。为谁妩媚为谁荣?风情万种。

李宏涛简评:

大家为什么特别喜欢花儿?因为花儿养眼,花儿美化生活,花儿使世界更精彩。李老师这首《碧冬茄》小令,就是通过描绘碧冬茄的多姿多彩,诠释了花儿的风情万种。作者漫步曲桥上,喜看碧冬茄随风绽放。“花团臥龙,锦簇垂虹。”形如臥龙,气似垂虹,多么形象而壮美的比喻!“芳菲一片弱禁风”,“赏心悦目颜值正。”这么靓丽的一道风景,怎么能不叫众多游人赏心悦目!作者从内心发出感慨:花儿“为谁妩媚为谁荣?”这句话问得好,花儿到底为谁在绽放呢?结句做了回答:“风情万种”。四字千斤重,发人深思,耐人回味。欣赏望岩先生这首曲儿,不仅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花儿万种风情更加祟敬喜爱!

刘北方

夜访西湖荷

团团明月,田田荷叶,莲花淋浴银辉泻。左咨嗟,右咨嗟,美人半隐朦胧夜。一缕幽香来自姐,明儿,我去也;*儿,丢这也!

李宏涛简评:

刘老师这首散曲《夜访西湖荷》,给人以别样的美。“团团明月,田田荷叶,莲花淋浴银辉泻。”你看这圆圆的月亮,映照着美丽的西湖,西湖上的荷花宛如美女一样,淋浴在从天而降的朦胧的银辉里。作者一边观赏荷花,一边在湖岸上来回走着,不停地叹息着,多么想清晰地一睹荷花的芳容,领略荷花的风采。可这是在夜幕下观荷,一切都是影影绰绰的,只能嗅到一缕缕幽香。曲儿结尾时,作者抒发了观荷后的深切感怀。“一缕幽香来自姐,明儿,我去也;*儿,丢这也!”今夜观荷情未了,明日我就要离去;既使我离去,*儿依然留在这里。可见作者对荷花倾注了多么大的爱!人们向往美,寻找美,收获美,而美给人生添彩。在这炎炎夏日里,聆听北方兄弟深情地讲述这《夜访西湖荷》的故事,该多么惬意!

南广勋

牵牛花

粉花,紫花,开在窗儿下。为能屋里看着她,日夜爬篱笆。才送朝霞,又迎晚霞,眼瞧已到达。晚啦,晚啦,窗内人出嫁。

李宏涛简评:

曲友多写《牵牛花》,可见牵牛花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使大家*牵梦绕。然而,各有各的表现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感表达。且看南老师所写的《牵牛花》,“粉花,紫花,开在窗儿下。为能屋里看着她,日夜爬篱笆。”作者先描述牵牛花的多姿多彩,后比喻其多情多意。牵牛花“才送朝霞,又迎晚霞,眼瞧已到达。晚啦,晚啦,窗内人出嫁。”可见牵牛花日夜攀援,不断绽放,多么渴望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啊!而人们在享受花儿带来美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爱花护花呢?南先生此曲以花寄情,情趣缠绵,叫人浮想联翩。

王重生

牵牛花

红橙紫,白粉蓝,五颜六色寻常见。疏篱障前,村头路边,山莽林间。花小也光鲜,名贱从无怨。

李宏涛简评

一花一世界。王先生这首《牵牛花》,向人们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首先,他细述牵牛花的色彩,“红橙紫,白粉蓝”,夺人眼球;接着,展示牵牛花生息的地方,“疏篱障前,村头路边,山莽林间”,遍布各个角落;尔后,赞扬牵牛“花小也光鲜,名贱从无怨”的高贵品格。在作者看来,花不在小,光鲜则名。就牵牛花而言,却对“名贱”无怨无悔。这似乎在暗喻小人物的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王大哥为什么对小小的牵牛花如此钟情?因为他对平凡人爱得深沉!

闫志德

【双调.水仙子]庭院石榴花

榴花如火夏时开,朵朵红霞次第来,徐徐风里香飘外。枝间情满怀,朱唇皓齿香腮。多子贵,不用猜,福地新宅。

李宏涛简评:

青山脚下曲友家,庭院绽放石榴花。一个夏日,众曲友来到闫老师家,看到那满树火红的石榴花,高兴极啦!作者所写的散曲《庭院石榴花》,再现了自已家园石榴花的丰韵神采。你看那“榴花如火夏时开,朵朵红霞第次来,徐徐风里香飘外。枝间情满怀,朱唇皓齿香腮。”宛如红霞,好似美女,至真至美,感人至深。再倾听主人的感慨:“多子贵,不用猜,福地新宅。”东马山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石榴花,石榴花才有绽放的福地;而美丽的石榴花,又为东马山人的生活增添了光彩。此曲情感真挚,形象流芳!

赵海周

荷花

娇娘脸,翠绿衫,池塘月色常相伴。蝶儿惹欢,蜂飞鸟旋,蛙跃鱼穿。开了蕊无喧,谢了情难断。

李宏涛简评:

远方之友赵海周所写的《荷花》曲,层次分明,生动活泼,语言流畅,感情丰富。作品首先给人们展示了池塘荷花优美的姿态,“娇娘脸,翠衣衫,池塘月色常相伴。”多么生动的比喻,仿佛一幅水彩丹青。接下来,作者借助蝶、蜂、鸟、蛙、魚众多精灵,围绕荷花欢歌劲舞的热烈场景,补托和彰显出一池荷花之大美。结语“开了蕊无喧,谢了情难断。”对仗工稳,既赞扬了荷花“蕊无喧”的可贵品格,又抒发了作者对荷花“情难断”的深情厚意。阅读赵老师的《荷花》曲儿,别有一番情愫在心头。

郑国兴

荷花

云峰倒影入横塘,水面荷花着淡妆。青枝翠叶精神旺,风来兰蕙香。是谁家豆蔲娇娘。画里娉婷立,屏中清韵长,雅冠群芳。

李宏涛简评:

一提起荷花,人们不仅青睐她的娇艳,更重要的是欣赏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郑老师的这首《荷花》曲,两者兼有。夏日,作者伫立在池塘边,静观“水面荷花着淡妆”,“青枝翠叶精神旺”,喜闻“风来兰蕙香”,好不心旷神怡!接着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为鲜荷点赞:“是谁家豆寇娇娘”,“画里娉婷立,屏中清韵长。”末尾一句“雅冠群芳”,情重意长,为荷花之美丽而高歌。范阳书生名副其实,曲儿写得如此雅致,使人赏心悦目!

张存寿

南瓜花

坎沟间,藤条上,稀星隐绿,密叶遮*。像喇叭,如钟状,好似夫妻鸣欢唱。未结瓜,花入人肠。食客莫慌,欲尝此香,先辨鸳鸯。

注:南瓜花只可吃雄花,雌花留着秋后结瓜。

李宏涛简评

别样的花儿别样的美,别样的情景悦目赏心。张老师这首小令《南瓜花》就别具一格,不同凡响。“坎沟间,藤条上,稀星隐绿,密叶遮*。像喇叭,如钟状,好似夫妻鸣欢唱。”作者运用简练而鲜明的笔触,巧妙的比喻,描绘了绽放在夏日里的南瓜花的生动形象。接着作者侧重诠释了南瓜花的特色,“末结瓜,花入人肠。食客莫慌,欲尝此香,先辨鸳鸯。”南瓜花分雌雄,雄花可食,雌花酿果。作者为什么对南瓜花观察得如此细致,分辨得这么清晰?缘于他来自接地气的农村,这是*土地的馈赠。寅子对家乡的南瓜花一往情深,写起来必然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此曲活灵活现,情真意切,耐人品味!

李宏涛

月季

春花散去覓新花,月季集结赛绮霞。韵流夏日如诗画,香飘千万家,谁看谁爱谁夸。传情话,献岁华,美在天涯。

闫志德简评:

李宏涛老师主持第二十六期社课作业,并首先奉献一首月季,作者情有独钟,使读者耳目一新。“京城无处不飞花。在作者的视线里月季花宛如城市项链,月季花,开不败,是北京的美化颜值担当。而今适逢新时代,月季花更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月季花枝繁叶茂,长开不厌,绚丽多彩的颜色装点着大地,点缀着生活,象征着希望,幸福、光荣、昌盛。象征着祖国伟大的新时代欣欣向荣。怎不叫人心花怒放。

“香飘千万家,谁看谁爱谁夸”。宏涛老师爱美,自然更爱月季花。一篇小令,寥寥数语,凝聚了一位老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传情话,献岁华,美在天涯”道出了作者几十年*旅生活永不停步,处在伟大变革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向往和心声。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