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37489.html期待下一次遇见你,愿那时的我能一眼认出你!
人们的眼眸所见,并非所识。
譬如小小本草,也许在某个角落看见过,若再相见,却无法叫出名字,更不必说知道与认识。本期将探寻成都中医药大学里的植物,将其有的故事及药用价值纪录下来。
下一次相遇,即可说,我见过你,也认认识一点。
无畏秋霜木芙蓉
我从未留心过,蓉城一名,原自芙蓉。相传,五代蜀后主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很喜欢木芙蓉,于是后主为宠妃在成都城遍植木芙蓉,芙蓉绽放时节,成都城内繁花似锦,着实迷人。这大概是拥有特别多木芙蓉的成都——蓉城一名的由来。
古人偏爱菊花的不惧秋霜。其实,秋天花草凋零时,也是芙蓉盛放时,有云“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相较菊花的傲骨,我觉得芙蓉花更多了些许柔美坚韧,以芙蓉之柔克秋霜之刚,这情景莫不让人为之一振。
只道芙蓉花美,不曾知晓,这木芙蓉绕是一味良药。原来这美丽的花、叶,也能治疗疾病,其性凉、味微辛,有着清热解*,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若是以鲜叶、花捣碎敷于患处,或以干叶、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米醋或是浓茶调敷,能够治疗痈肿疮疔、烧烫伤等。
将粉艳娇嫩的木芙蓉花瓣点缀装盘,配上鲜香白润的鸡酪,一道清爽的芙蓉鸡酪便做成,这道清淡的菜系在素来喜爱麻辣重口的四川菜肴中别具一格。如今秋意正浓,芙蓉盛开,闲来无事,到蓉城一游,也是极好。
一物所出功不同
刚认识人或事物的时候,留下的印象总是记忆深刻。以致日后想起时,仍是这样。不过,不论是人还是事物,你越是深入了解,越会发现他(她/它)身上潜藏的魅力。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印象中的谦谦君子,是个重金属音乐爱好者;沉默孤僻的少年,也是个才华洋溢的人。
紫苏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多重魅力的存在。不过这里的“紫苏”可不是一个人,是正经的植物一株。最早听到它的名字,那是在中药学的课上。紫苏一用,最为有趣,叶、茎、果实,明为同一物所出,效用却不同。叶者,长于发散风寒、行气和胃;茎者,长于行气宽中、安胎;果实者,止咳平喘、降气化痰、润肠通便。那时觉得,这紫苏真是厉害,别的草药多是用单一的根、果实入药,可它却不同,似是隐世的武功高手,一出手便是大招。
紫苏开出的小花似女子小巧的嘴唇,轮伞状的花序,叶子相对而生。紫苏香气特异,小时候,花盆里种上几株,可以用来泡水或是治蚊虫叮咬。把紫苏带到餐桌上也是独特的存在。紫苏拌*瓜、鲜紫苏叶滚鱼头、紫苏叶鱼头、紫苏炒田螺、紫苏梅子……紫苏与鱼蟹搭配可是经典,配上生鱼片、煮鱼汤是极好的。紫苏叶气味清香,将紫苏叶的提取物加入日本清酒中,还成就了具有特殊清香的甜露酒;紫苏富含的油脂,色浅淡如茶油,味道芳香可口,更是可以作为品质优良的保健食用油。
颜如舜华木槿花
十月初秋,看到学校木槿花的时候,未曾有薄雾冷彻,愁霜淡霭。时泽天高日暖,空气有炙烈的甘甜。药植园虽草木茂密,远远被白色花朵吸引,我趋步向其走去,看到的木槿花已是半闭的容颜。
不由好奇为何花朵半闭,这时晌午刚过,其他花都昂着脑袋,为何木槿开始就开始掩蔽自己的容颜?木槿有“朝开暮落花”的雅称,晨间开放吐露英容,到了晌午过后,就渐渐闭合。这样的特征在古代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诗经郑风》就用了“颜如舜华”“颜如舜英”的描写。这里的“舜”通“蕣”,是木槿的古称。
“槿”字右侧为“堇”,古通“仅”。《本草纲目》里言及木槿的名字“曰槿、曰蕣,犹仅荣一瞬之义也”。“仅”与“瞬”是否也是木槿名字的来源呢?不妨假设或许有这样的联系。
木懂花又名篱障花、喇叭花、白玉花等,为锦葵科木模属植物木懂HbiisucsyriacsuLinn.的花。具有清热利湿、凉血的功效,可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疮疖肿节等。
除却朝开暮合的特点外,木槿吸引人的还有它广泛的使用价值。木槿皮可代麻制作绳索,槿条可编制篓、筐、箱等日用品。过去农妇惯用槿汁洗头,既去污又治头皮瘙痒。民间于春、秋砍伐茎枝,秋季采根,均剥皮硒干供药用,中药称“木槿皮”,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痢疾,大便下血,妇女带下等。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木槿,种之易生,嫩叶可茹,作饮代茶。”又有《医林纂要》云:“木槿花,肺热咳痰吐血者宜之。”且治肺痈,又治赤白痢。可见木槿花叶都可作蔬菜食用,此风沿袭至今,现代木槿花叶做蔬菜用也很常见。
踏入药植园的时候天高云淡,朝开暮落的木槿却让我想起一段愁雾薄云的风流韵事,《源氏物语》中的光源公子有一个喜欢的女子叫“夕颜”,日语平假名作-ゆうがお,发音十分好听,后为六条御息所生*咒诅惊惧而死。香消玉殒的她也一并带走光源氏短暂却最简单快乐的时光。
若与夕颜相对,光源公子越发像木槿,木槿虽朝开暮落,但花期很长,和一般的华美易逝不同,木槿之美更像王朝里高贵优雅的王子,有着庄重含蓄短暂的才色,却因不能凋谢,不免为人所用。
儿时乐趣酢浆草
小时候认识的植物不多,如果能辨别哪种野生植物可以吃,那就会非常有成就感。酢浆草就是给予我惊奇、乐趣、成就感的小小植株。它的叶片布着白色的软软绒毛,放在嘴里嚼起来酸酸的,如果手不小心碰到成串的果实,还会有种子迸射出来。在围墙或路边找到这个绿色的植物,又碰又尝,可要折磨它好半天。
知道四叶草的女生肯定很多,有一个传说:“找到四叶草并且对它许愿的话,你的愿望肯定会实现。”因此,寻找四叶草的游戏大家一定玩过吧。一枚四瓣的小草就能带给自己幸运感和满足感,这样的率真也很美好呀。
四叶草也属于酢浆科,难得地长了4片叶子。而今天的主角酢浆草就显得比较普通,但它有酸酸的口感和活跃的种子,植物和童真相加显得特别美好。
酢浆草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L.的全草。是苗族传统用药,有个略萌的名字叫“酸咪咪”。“味酸,寒,无*”(《唐本草》),临床上有消肿*、清热利湿的功效,治泄泻,痢疾,*疸,淋病,赤白带下等,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可用于失眠。
若是生在云贵川,说起酸咪咪就能会意,酸到眯起小眼那是得又多酸啊?古时醋和酢就互用,不如说醋才是酢的替代。而浆除了指玉酿琼浆的多汁感而外,也代表醋的含义。这么一说,酢/浆/草就等于酸酸酸吧。怎么样,摘来尝一尝。
清热解*尿床草
一眼看到这毛茸茸的小球,就满心柔软,这绒毛专业上称为冠毛,可能是这绒绒细腻感就如慈爱婆婆的柔软,所以又名婆婆丁;民间常称其为地丁,其实是一种省略的叫法,蒲公英花开为*,别名*花地丁,地丁专业上其实常指代的是紫花地丁,堇菜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花地丁(蒲公英)是菊科草本;除此之外,或取利尿效果好的原因,它还有一个很通俗直白的名字叫尿床草。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全草。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为抗菌,通乳,抗肿瘤,利胆作用;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尿路感染等。现代研究证明它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现有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感染性炎症。(摘录《中华本草》)
这雪白毛绒的植物最早出自《新修本草》“叶似苦苣,花*,断有白汁,人皆啖之。主妇人乳痈肿。”对它现代研究最火的当属其抗肿瘤活性,它的三萜与多糖成分,具有良好抗肿瘤效应,能有效杀伤宫颈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感觉跟“主妇人乳痈肿”很有关系的样子)胰腺癌细胞等。
蒲公英这种柔软的生物和咖啡相配是怎样的效应?有种蒲公英咖啡。据说是由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发明,将蒲公英根茎烤干研成粉末,开水冲服,用来提神醒脑成为传统咖啡的草本代替品,因味道相似,成本更便宜,经济低迷的年代有人用它替代咖啡。和以往不同,现在这种饮料的成分不仅有蒲公英的根茎,还有大麦、黑麦、菊苣、甜菜根。如果在冲兑的时候混合牛奶,看起来就跟你买的咖啡差不多。由于该品不含咖啡因,所以孕期妈妈们也可饮用。
使马闪闪发光的树
蒙名:“沏其日甘”,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传闻中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
古希腊时代,斯巴达人打了胜仗,但他们的六十多匹战马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当时并无医治手段,斯巴达人不忍看到自己心爱的战马死去,于是将它们放到一片树林中。一段时间后,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奄奄一息的战马不仅没有死去,而且一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浑身仿佛闪闪发光。这使斯巴达人非常疑惑,最终发现,这群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这些马饿了就吃沙棘叶,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为生。从此,聪明的古希腊人知道了沙棘的营养和治病价值,并且赋予沙棘一个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rhamnoidesL”,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沙棘药用价值的国家。各种的传统藏医学名著如《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都对其有相关的记载。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酸涩,功效为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主治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沙棘还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和保健品。沙棘果可鲜食,味酸微甜,并具有香味,市面上常见沙棘果汁、沙棘果酱、沙棘果醋等产品。喝过的小伙伴们都说味道不错。
沙棘还有个相当重要的身份——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先锋树种。因为它种植成本低、耐旱性强、耐贫瘠能力强、成林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药品、食品、生态卫士,分饰三角,即是坚韧可爱的。
欲罢不能*乌头
世间总有这样让人心生畏惧却又欲罢不能的事物,或某天遇到的人,亦或某次遇见的物。我想乌头便是这样一个世人都怕却又能俘获人心的“妖艳贱货”,撷一束紫花,如赏一处美景,眼里心里,只此一物,再无其它。然而就是这株赏心悦目的花儿,却也是世间罕见的*物,若时值盛夏暑热将消散,偶遇乌头的母根(入药称作川乌)或子根(入药称作附子),即便仅是拈一指舌尖,任他世事浮华,前尘过往便在弹指间烟消云散。
就是这样拥有美丽外表的的危险之物,不禁让人想多了解它一点。原来在冷兵器时代,乌头便已成为沙场克敌的*事*药,武侠小说里的兵器淬*,见血封喉并不仅仅只是虚构,古代战争中便已有将乌头之物*液涂抹在兵器上,利用乌头强烈而迅速的*性使敌人迅速丧失战斗力的故事,史书《三国志》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然后此患乃除耳。”乌头之*,其剧*之性在冷兵器战争中的应用,从这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的传说便可见一斑了。
面对这样美丽却又不禁让人感到窒息的植物,早在心里打了退堂鼓要敬而远之了呢?然而大自然总是这样出人意料,大*之品亦有大用。乌头的母根和子根分别可以用作川乌和附子入药。附子辛、甘、大热。有*,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主要可以用于主要用于亡阳证、肾脾心阳虚证、寒痹证。而川乌辛、苦、热,可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
田间路头泥鳅串
田间路头的泥鳅串,你还记得吗?小时候总是觉得这朵紫色的小花惹人怜爱,其实这个乡下来的小花也有一个专业的学名---马兰,马兰是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也可入药,药用以红梗马兰为佳。
说起马兰,不禁牵扯出一则令人感叹惋惜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在浙江有马兰为时鲜蔬菜的传统,而在传统的寒食节,当地民俗更有取马兰之“青”意,以合“清明”之“清”的寓意。
到现在都还记得家里一旦有人上火或者感冒,农忙过后的妈妈还是会荷着小锄犁,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踏着夕阳的余晖,挖上几锄泥鳅串,也不用拣择,抖抖沾带的泥土,清水洗净,然后为生病的人熬煮出散发着青草香味的汤水。再次遇到马兰,儿时的记忆又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闪现。
上大学以后,才发现,妈妈的“治病良方”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原来除了作为寻常百姓家的时蔬,马兰还是民间一味易于获得却又功效显著的草药,俗称“泥鳅串”或“鱼鳅串”,其味辛,性凉;归肝、胃、肺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消肿的功效;民间习用法很多,如马兰治喉痹口紧,即取马兰根或叶捣汁,入米醋少许,滴鼻孔中,或灌喉中,取痰自开。另有用马兰治胃溃疡、结膜炎,用法为马兰鲜根二两,水煎服。
草木本是有情,或许因是眼见之人自古多情。很高兴留足校园见深秋幽静之美,下次说“我认识”的时候,至少能叫出你的名字。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