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一一《御题棉花图》
毛晓宝
清乾隆三十年(年)四月,河北保定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皇帝途经保定观视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棉花图,将棉花种植、纺织及练染的全过程工笔绘画十六幅,每幅图后面配以说明文字,装裱成《棉花图册》,呈送乾隆皇帝御览。乾隆皇帝对《棉花图》备加赞许。同月,乾隆应方观承的请求,执笔为《棉花图册》的每幅图分别题七言律诗一首,共计十六首,同时准予将方观承所作诗诗句附在每幅图的末尾。同年七月,方观承将经过乾隆御题的《棉花图册》正式定名为《御题棉花图》,并精心临摹副本,镌刻在十二块端石上。其中十一块长.5厘米,宽33.5厘米,厚14.2厘米;另一块长89厘米,宽41.5厘米,厚13.5厘米。在刻石之时,方观承增添了《方观承恭进棉花图册折》、《方观承恭缴御题棉花图册折》及《方观承御题棉花图跋》。
此拓本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极具观赏性,全文为阴文线刻,线条精细,房舍规矩,人物鲜活,画面各具形象,主题反映当时农民艰苦劳作情景,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再加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其诗笔法苍劲,挥洒传神,堪称难得的艺术珍品。其画法精妙,刻技多样,捶拓精工,反映我国古代文化之深邃。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作品。流传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史,以及农业经济的宝贵资料。《御题棉花图》石刻原在直隶总督府。清以后,棉花图石刻流散到了保定的两江会馆,后存河北保定市莲池书院,年归河北省博物馆收藏。
方观承(~),安徽桐城人,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乾隆初,方观承历任道员、按察使、布*使。乾隆十四年()开始任直隶总督二十余年,在任期间,勤于民事,沿理水系,修渠筑坝,发展农业灌溉事,治绩彰显,尤为